甲状腺炎

价格面议2025-08-04 13:05:32
  • 相关症状:心悸、冷结节、颈部疼痛、甲状腺肿、甲状腺扪及光滑坚实的椭圆形结节、分娩后甲状腺肿大
  • 免费咨询
———

该用户其他信息

———

线上沟通

与商家沟通核实商家资质

线下服务

核实商家身份所有交流确保留有证据

服务售后

有保障期的服务请与商家确定保障实效

详情

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thyroiditis)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一类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其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较大,甲状腺功能可正常,可亢进,可减退,有时在病程中三种功能异常均可发生,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永久性甲减。按病程分为急性(化脓性)、亚急性(非化脓性)和慢性。按病因分为感染性、自身免疫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等。其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最为常见,又可分为桥本甲状腺炎(即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萎缩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以及产后甲状腺炎等。以下主要论及几种常见的甲状腺炎。


症状


1.桥本甲状腺炎
即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高发年龄在30~50岁,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15~20倍。起病缓慢,发病时多有甲状腺肿大,质地硬韧,表面呈结节状,边界清楚,常有咽部不适或轻度下咽困难,部分患者可有压迫症状。初期时常无特殊感觉,甲状腺机能可正常,少数患者早期可伴有短暂的甲亢表现,多数病例发现时已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病患常表现怕冷、水肿、乏力、皮肤干燥、腹胀、便秘、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少数患者可出现甲状腺相关眼病。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桥本甲状腺炎和Graves病并存,临床上表现为甲亢和甲减症状交替出现。
2.亚急性甲状腺炎
本病呈自限性,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性疾病,好发于30~50岁的中年女性。典型的表现为甲状腺剧痛,通常疼痛开始于一侧甲状腺的一边,很快向腺体其他部位和耳根及颌部放射,常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肌肉疼痛,也可有发热,病后3~4天内达到高峰,1周内消退,也有不少患者起病缓慢,超过1~2周,病情起伏波动持续3~6周,好转后,在数月内可有多次复发,甲状腺可较正常时体积增大2~3倍或者更大,接触时压痛明显。病后1周内,约一半患者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如兴奋、怕热、心慌、颤抖及多汗等,这些症状是由于急性炎症时从甲状腺释放出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在疾病消退过程中,少数患者可以出现肿胀、便秘、怕冷、瞌睡等甲状腺功能减低表现,但这些表现持续时间不长,最终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3.无痛性甲状腺炎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30~50岁女性多见。典型者甲状腺功能变化分为甲状腺毒症期、甲减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甲状腺毒症期表现为突然出现神经过敏、怕热、心动过速、体重减轻等。有些因初发甲状腺毒症不明显,而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临床表现。甲减期持续2~9个月后逐步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存在持续性甲减,10年后10%~15%的患者可复发。约半数患者出现甲状腺轻度肿大呈弥漫性,质地较硬,无结节,无疼痛及触痛。
4.产后甲状腺炎
发生于产后一年内,患者甲状腺可轻、中度肿大,质地中等,无触痛。典型临床过程表现为甲亢甲减双相型。甲亢期发生于产后半年内,维持1~2个月,表现为心悸、情绪激动、怕热、乏力等。甲减期发生在产后3~8个月,持续4~6个月,表现为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便秘、肌肉关节疼痛僵硬等。恢复期发生在产后6~12个月,约20%患者可遗留持续性甲减。


病因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30%):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认为是遗传因素和多种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局。
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25%):
病因不明,一般认为起因为病毒感染,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
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5%):
病因不明,近年来研究显示与自身免疫有关。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经常发现同一家族有几代人发生该病。HLA基因部分决定遗传易感性,但这种作用并非很强烈,而且不同人群之间有一定差异。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产生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欧洲和北美国家该病患者中HLA-B8及DR3、DR5多见,日本人以B35多见。感染和膳食中碘化物是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的两个环境因素。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抗Yersinia 细菌抗体高于正常对照,表明Yersinia菌的小肠和结肠感染与本病有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碘缺乏和富含区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均高,实验研究也显示碘过量可使具有遗传易感性实验动物发生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为免疫调节缺陷,可能是器官特异的T淋巴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参与损伤甲状腺,在甲状腺组织中有大量淋巴和浆细胞浸润,血清和甲状腺组织中发现多种甲状腺自身抗体,如TGA,TMA和TRAb,对甲状腺细胞的损害形式可以是自身抗体对细胞溶解以及抗体依赖性淋巴细胞杀伤,还可以是致敏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有人将本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该病常同时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addison、恶性贫血、干燥综合征、SLE等。 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 发病时患者血清中某些病毒的抗体滴度增高,包括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埃可病毒(ECHO)、腺病毒等。也有认为自身免疫参与该病的发病,HLA-B35可能决定了患者对病毒的易感性。在部分患者亚急性期发现循环中有针对TSH-R的抗体和针对甲状腺抗原的致敏T淋巴细胞。
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相关证据有:产后甲状腺炎最为显著的病理学特征是淋巴细胞浸润;患者血清中TMA增高,散发性50%阳性,产后型80%阳性;本病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如干燥综合征,SLE,addison等;产后型常在产后6周,自身免疫在妊娠期被抑制,产后免疫抑制被解除的反跳阶段,50%有AITD家族史,HLA-DR3、DR4、DR5多见。


预防


1.增强抵抗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有助于预防本病发生。
2.应避免给有本病病史的妇女使用含碘药物,以免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3.本病当妇女妊娠时,应避免过量碘摄入,以免碘经胎盘传递,致胎儿TSH增高进而发生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检查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1. 甲状腺功能正常或偏低,甲状腺功能与桥本病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关。多数甲状腺功能正常,病程长者功能可降低。有时甲状腺功能呈现亢进表现,持续时间不定。
2.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明显增高,可持续较长时间,80%达数年,甚至10年以上。两抗体对本病的诊断有特殊意义。对桥本病的诊断TMA优于TGA,50%仅以TMA就可作出诊断。
3. 甲状腺摄碘率可正常、升高或降低。核素扫描分布不均,不规则稀疏和浓聚区,边界不清或为冷结节。
4. 甲状腺超声显示弥漫性增大,光点增粗,弥漫性超声低回声,分布不均匀。
5. 甲状腺穿刺活检有淋巴细胞、淋巴滤泡形成,可有嗜酸细胞,纤维化。
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 检查可有白细胞轻中度增高,ESR 明显增高,一般40mm/h 以上,甲功五项T3、T4增高,TSH降低,甲状腺摄碘率降低,出现分离现象。
超声显示甲状腺增大,内部低回声区域,局部压痛,边界模糊,低回声内血流稀少,周边血供丰富。 同位素扫描可见图像残缺或显影不均,有时一叶残缺。
甲状腺穿刺活检有特征性多核巨细胞或肉芽肿样改变。 在过渡期和甲减期(中期)上述异常逐渐减弱,自限性,大多持续数周-数月可缓解,部分不出现甲减,直接进入恢复期。
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血沉正常或轻度增高。TGA、TMA在80%产后型和50%散发型中轻中度升高。 超声显示弥漫性或局灶性低回声。甲状腺摄碘率下降。
甲状腺穿刺活检显示弥漫性或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对本病有诊断价值。


治疗


1.桥本甲状腺炎
对轻度甲状腺肿大而无症状者可不予治疗,应随访观察。甲状腺明显肿大或有甲状腺功能减低时,即使仅有血清TSH增高,应给予甲状腺制剂治疗。甲状腺肿大迅速,或伴有疼痛,或有压迫症状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桥本甲亢应采用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等治疗,一般不用碘和手术治疗,以免导致严重甲减。
2.亚急性甲状腺炎
主要是对症治疗,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疼痛。轻症者无需治疗。症状明显者用乙酰水杨酸、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缓解症状。较严重和迁延病例主张用皮质类固醇,24~48小时内全部症状消失。当甲状腺放射性碘吸取恢复正常,治疗终止。甲状腺毒症状明显者可用β-受体阻滞剂,无需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发生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时,需长期替代治疗。
3.无痛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毒症阶段一般予以对症治疗,β-受体阻滞剂用于减轻甲状腺毒症,不需要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避免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及放射性碘治疗。持续性甲减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甲状腺激素剂量需调整直至停用。
4.产后甲状腺炎
甲亢症状严重者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等对症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减期血清TSH<10mIU/L时不需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自行恢复。此后应每年监测TSH,一旦发生甲减,应当及时治疗。


护理


甲状腺炎饮食
1.热能代谢是甲亢患者的基础代谢会有明显的升高,可促进氧化磷酸化,刺激细胞膜上的酶,后者在维持细胞内外梯度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能以促进纳的主动转移,使氧耗和产热均增加,散热也加速。所以患者就会出现怕热以及体重下降等症状,所以要注意营养的补充。
2.热能需要量一定要结合临床治疗需要和患者食量而定,一般较正常人增加百分之六十左右。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适当增加餐次,正常的三餐外,另外再加副餐两到三次,临床上治疗开展时,要及时根据病情,不断调整热能及其他营养素的供给量。
3.甲状腺炎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的过程中,要供给丰富营养素适当增加矿物质供给,特别是钾和钙及磷等,如果有腹泻的症状更应该注意。多选用含维生素及丰富的食物,适当多食肝类、动物内脏、新鲜绿叶蔬菜,必要时补充维生素类制剂是甲状腺炎的饮食注意之一。
4.甲状腺炎患者一定要增加碳水化物应适当增加碳水化物供给量,通常占总热能的一半;蛋白质应高于正常人;不宜多给动物蛋白,因其有刺激作用,应占蛋白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三左右;脂肪正常或偏低。


并发症


1.如果是生育期的女性,应该尽量避免在患有甲状腺炎期间怀孕,以免影响腹中胎儿的发育。
2.甲状腺炎是许多甲状腺疾病的主要诱发者,甲状腺炎除了直接引发桥本氏甲亢、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囊肿等甲状腺疾病之外,甲状腺炎严重者可出现胸骨后甲状腺肿,肿大的甲状腺部分或全部位于胸骨以下。
3.由于肿大的甲状腺压迫周围器官,可引起呼吸困难、吞咽不适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4.甲状腺炎是由于细菌、病毒等侵入机体,引起甲状腺的肿大,结节样变,称之为甲状腺炎,它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是因细菌感染引起,伴有甲状腺发红肿胀,发热,头痛,有时患儿伴高烧、白血球增高、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展开更多
排行8提醒您:
1)为了您的资金安全,请选择见面交易,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2)确认收货前请仔细核验产品质量,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3)该信息由排行8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排行8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排行8免责条款。查看详情>
免费留言
  • !请输入留言内容

  • 看不清?点击更换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

    !请输入验证码

    !请输入手机动态码

×
发送即代表同意《隐私协议》允许更多优质供应商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