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
线上沟通
与商家沟通核实商家资质
线下服务
核实商家身份所有交流确保留有证据
服务售后
有保障期的服务请与商家确定保障实效
详情
脑膜炎
脑膜炎系指软脑膜的弥漫性炎症性改变。由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原虫、立克次体、肿瘤与白血病等各种生物性致病因子侵犯软脑膜和脊髓膜引起。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需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在数小时内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病毒性脑膜炎虽比较严重但大多数人能完全恢复,少数遗留后遗症。脑膜炎可累及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硬脑膜炎多继发于颅骨感染。自从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硬脑膜炎发病率已大为减少。软脑膜炎则颇为常见,包括蛛网膜和软脑膜炎症。因此,目前脑膜炎实际上是指软脑膜炎而言。脑膜炎绝大部分由病原体引起,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膜炎是其中最主要的类型;少数由刺激性化学药品(如普鲁卡因、氨甲蝶呤)引起。脑膜炎有3种基本类型:化脓性脑膜炎,淋巴细胞性脑膜炎(多由病毒引起),慢性脑膜炎(可由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布氏杆菌及真菌引起)。
症状
1.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表现为患儿精神状态改变,如烦躁好哭;精神呆滞;不喜欢游戏;还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呕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现。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如果病情严重,头痛呈持续性并加重,呕吐加重并可变为喷射性,逐渐出现嗜睡,还可出现抽搐,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昏迷,频繁抽搐,四肢肌肉松弛、瘫痪。还可出现呼吸不规则,部分患儿死亡。2.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及老年人常见的,由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症。以发热、头痛、呕吐、烦躁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神经系统检查和脑脊液检查异常。由于小儿抵抗力较弱,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细菌易进入大脑神经系统。一般为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引起败血症,细菌进入大脑所致。部分由于中耳炎、头部外伤后感染,细菌直接进入脑膜所致。儿童时期起病急,高热可达39℃以上,小儿常诉剧烈头痛,精神差,乏力,食欲减退,呕吐频繁。起病时小儿神志清醒,病情进展可发生嗜睡,神志模糊,言语杂乱,不能正确辨别方向,抽搐,昏迷。病情严重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就出现抽搐及昏迷。如果未及时治疗,病情进展,颈部僵硬,头向后仰,背部僵硬,整个身体向背后弯曲似“弓”样,医学上称角弓反张。还可出现呼吸不规则,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部分患儿皮肤有出血点。由于病变可引起脑膜粘连和脑实质的损害,因此可以出现颅神经麻痹、失明、听力障碍、肢体瘫痪、癫痫及智力减退等后遗症。
病因
细菌性脑膜炎(25%):细菌性脑膜炎是因某种细菌传染造成,分3种类型,即流感嗜血杆菌B型,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和肺炎 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美国大约80%是细菌性脑膜炎,通常一小部分健康人鼻内或体表携带这些病菌并不侵害人体,他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一些研究指出人们最易在患感冒 时被病菌传染,因为鼻子发炎使细菌进入颅内变得极为容易。结核性脑膜炎(25%):结核性脑膜炎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趋势,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病毒性脑膜炎(35%):病毒性脑膜炎 可由几种病毒引起,包括几种与腹泻 有关的病毒,其中之一可能是被大田鼠等咬后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15%):隐球菌性脑膜炎还可由真菌引起,最为常见的一种是隐球菌,可在鸽子类中找到,健康人不易患与真菌有关的脑膜炎,但对那些HIV病毒感染的人则不一样,这是一种可以引起艾滋病 的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
预防
(一)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二)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三)药物预防:国内仍采用磺胺药,密切接触者可用碘胺嘧啶(SD),成人2g/日,分2次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连服3日;小儿每日为100mg/kg,在流脑流行时,凡具有:①发热伴头痛②精神萎靡③急性咽炎④皮肤,口腔粘膜出血等四项中二项者,可给予足量全程的磺胺药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流行,国外采用利福平或二甲胺四环素进行预防,利福平每日600mg,连服5日,1~12岁儿童每日剂量为10mg/kg。(四)菌苗预防: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A和C两群荚膜多糖菌苗,经超速离心提纯的A群多糖菌苗,保护率为94.9%,免疫后平均抗体滴度增加14.1倍,国内尚有用多糖菌苗作“应急”预防者,若1~2月份的流脑发病率大于10/10万,或发病率高于上一年同时期时,即可在人群中进行预防接种。
检查
1.实验室检查(1)血象急性期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出现不成熟细胞。(2)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浑浊、脓样,白细胞计数在1000~10000/mm,少数病例更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占白细胞总数的90%以上。有时脓细胞集积呈块状物此时涂片及致病菌培养多呈阳性。偶有首次腰穿正常,数小时后复查变为脓性。蛋白升高,可达1.0g/L以上,糖含量降低,通常低于2.2mmol/L,氯化物含量亦降低,免疫球蛋白IgM和IgG明显增高。(3)细菌抗原测定常用的方法有聚合酶链反应、对流免疫电泳法、乳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法等。(4)其他选择性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2.其他辅助检查(1)X线摄片检查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胸片特别重要,可发现肺炎病灶或脓肿。颅脑和鼻窦平片可发现颅骨骨髓炎,鼻窦炎、乳突炎,但以上病变的CT检查更清楚。(2)CT、MRI检查病变早期CT或颅脑MRI检查可正常。有神经系统并发症时可见脑室扩大、脑沟变窄、脑肿胀、脑移位等异常表现。并可发现室管膜炎、硬膜下积液及局限性脑脓肿。增强MRI扫描对诊断脑膜炎比增强CT扫描敏感增强。MRI扫描时能显示脑膜渗出和皮质反应。采取合适的技术条件,能显示静脉闭塞和相应部位的梗死。
治疗
脑膜炎西医治疗方法采用透过血脑屏障较好的抗生不经如青霉素600万~800万U、磺胺嘧啶钠4~6g静脉静脉滴注。进行乳突根治性探查,要清除胆脂瘤、肉芽及腐骨,刮除封闭侵入颅内的瘘管和先天性裂隙。目前很少采用椎管注药,因给药浓度很低,用之常有药物反应。一般青霉素一次量不应超过10000U。脑膜炎期内常并发脑脓肿,发生率达2%~7%。因此脑膜炎症状消失之后反又出现占位体征,故脑膜炎是否真正治愈,必须严格检查。 可用脑脊液复查和CT脑扫描等以排除脑脓肿存在的可能,出院后还应密切随访。抗生素问世前耳源性脑膜死亡率很高。自磺胺药物及抗生素问世之后,死亡率已由90%下降到5%以下。现今死者多因误诊误治或并发了脑脓肿所致。
护理
脑膜炎患者饮食宜忌1.红豆、芸豆: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营养丰富。2.加蘑菇丁、胡萝卜丁、葡萄干制成的小米粥:每天早上喝一碗。可提高免疫力。3.苹果、猕猴桃、香蕉、酸奶:每天午饭前一小时食用以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4.花生米:每天生吃200粒紫色、小粒花生米可以提供优质维生素E,还可补血。5.糖:避免吃精制糖,含大量淀粉,能量堆积,使大脑氧化快。6.罐装沙丁鱼、咸鱼等加工食品:含防腐剂,高盐,增加体液渗透压,增加脑负担。脑膜炎食疗方:(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一、莲花粳米粥 [用料]莲花10克,粳米100克,蜂蜜适量。 [制作]莲花阴干,研末备用。先将粳米煮作粥,将熟时放入花末,蜂蜜调匀,空腹食用。 [功效]有助于脑膜炎病人康复。二、银耳红枣粥 [用料]银耳30克,红枣10枚。[制作]炖服,每日1次。[功效]有助于疾病治愈。三、核桃红枣汤 [用料]核桃仁100克,红枣12枚,冰糖适量。[制作]把两者加冰糖炖服,每日1剂,直至痊愈。 [功效]补脑益智,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并发症
1.患脑膜炎时,脓性渗出物易堵塞狭小孔道或发生粘连而引起脑脊髓循环障碍,产生脑积水 ,常见于治疗不当或治疗过晚的病人,尤其多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粘连性蛛网膜炎 好发于枕骨大孔,可阻碍脑脊液循环;或脑室膜炎形成粘连,均为常见的引起梗阻性脑积水的原因。2.除因呕吐,不时进等原因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外,还可见脑性低钠血症 ,出现错睡,惊厥,昏迷 ,浮肿,全身软弱无力,四肢肌张力低下,尿少等症状,其发生原理与感染影响脑垂体后叶,使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水潴留有关。3.由于脑实质损害及粘连可使颅神经受累或出现肢体瘫痪 ,亦可发生脑脓肿 ,颅内动脉炎及继发性癫痫 发干什么,暴发型流脑可伴发DIC、休克。此外,中耳炎、肺炎、关节炎也偶可发生。
2)确认收货前请仔细核验产品质量,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3)该信息由排行8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排行8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排行8免责条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