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
线上沟通
与商家沟通核实商家资质
线下服务
核实商家身份所有交流确保留有证据
服务售后
有保障期的服务请与商家确定保障实效
详情
心脏支架
心脏支架(Stent)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主要材料为不锈钢、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金属支架、镀膜支架、可溶性支架的研制历程。【发展历史】1、第一代金属支架研发冠状动脉支架最初的挑战是,如何将它做得既韧又硬。支架韧,则可以通过方向不定、分支角度较大的冠状动脉;支架硬,则可以撑住已被扩开的狭窄动脉内腔,使其不会回缩。支架设计工程师在选材和构造上,经过不懈努力,解决了种种的难题,终于成功地生产出了第一代动脉支架。2、第二代镀膜支架当金属支架成功地用于临床治疗后,第二个挑战就是如何克服人体对支架的“攻击”。原来,机体把支架当成异物,把支架和动脉膜接触的部位当成创伤区。有了创伤,人体就要对其进行修复。于是,动脉的支架处就会出现炎症反应。许多病人,尤其是糖尿病人,在金属支架周围出现严重的疤痕组织增生。这种疤痕组织增生,严重的时候可以造成畅通了的动脉重新狭窄,甚至堵塞。科研工作者经过努力,终于将药物和支架结合在一起,那就是在金属支架表面“镀上”一层药膜。这种支架植入体内后,药物便会缓慢释放出来,抑制疤痕组织在支架周围生长,保持冠状动脉通畅。担心支架作为异物刺激局部组织的顾虑消除后,医生的手脚就放开了,支架的长度和使用范围也增加了。有些病人甚至植入2~3个首尾相连的支架,在原来狭窄部位的前后“扩大战果”。这种经药物处理过的支架便是第二代动脉支架。3、第三代可溶性支架镀膜支架上的药物终会耗尽,到那时,医生和患者又将面对开始的问题。21世纪初,比利时科学家报道了一种新型动脉支架。这种支架和传统的支架不同,它可以在体内自行溶解,被机体吸收。这种新型支架在动脉狭窄时可以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当急性期过去、支架作用完成、血管重新塑形后,它可以溶解、消失,从而避免了局部炎症反应的不良后果。研究发现,新型支架在植入7~10天后开始被机体吸收,3个月内完全消失,6个月后,将近80%的动脉仍然保持畅通。最重要的是,与经典支架相比,这种可溶性支架可能给病人留有多次导管治疗的余地。尽管初步试验只有少量患者,而且扩张的动脉不是冠状动脉,而是膝关节以下的小动脉。然而,大型临床实验已经在计划之中。一旦经过冠状动脉扩张实验,证明了这种新型支架的扩张效果可与镀膜支架相比,医患双方就可以选择第三代动脉支架。
治疗
不是每个冠心病患者都适合使用心脏支架,真正需要介入治疗的病人约占20%。1、急性心肌梗塞心梗发生后6小时内应尽快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介入治疗,快速开通已经闭塞的血管,其心功能恢复的效果比溶栓、药物治疗都要好。2、不稳定型心绞痛因有可能演变成急性心肌梗塞,适宜放置心脏支架。3、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走路稍远一点,可能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而安静地坐着或休息一会儿,症状就会缓解。4、法洛四联症患者冠状动脉解剖异常,经皮右室流出道置入心脏支架较单纯外科手术风险小。5、复杂先心病重度肺动脉狭窄或肺动脉闭锁等复杂先心病,适宜经皮动脉导管内放置支架。【心脏支架手术过程】一般有两种:主要是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条通路,穿刺后先给病人做左侧和右侧的冠状动脉的造影,根据造影检查的结果判断病人是否需要做介入治疗,并且会考虑病人以及家属的意见,家属同意后就会开始准备做介入治疗。
并发症
1.支架内血栓直接结果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根据心肌缺血范围、有无侧支循环开放、心功能状态和能否迅速再灌注治疗,通常会出现严重心肌梗死,甚至死亡。2.支架贴壁不良支架与血管壁不但非完全贴壁,而且完全分离,甚至使支架处的冠状动脉呈瘤样扩张或形成动脉瘤。3.冠状动脉破裂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冠状动脉破裂,主要源于支架或后球囊选择偏大,或植入、后扩压力过大等导致。4.急性冠状动脉壁塞大多数发生在术中或离开导管室之前,也可发生在术后24小时。可能源于主支血管夹层、壁内血肿、支架内血栓、斑块、支架结构压迫等。5.出血围术期出血是引发死亡及其他严重不良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大出血(包括脑出血)可能直接导致死亡。出血后停用抗生素也可能导致血栓事件甚至死亡。6.血管并发症主要与穿刺点相关,其危险因素有女性、年龄≥70岁、体表面积<1.6m2、急诊介入治疗和外周血管疾病等。
2)确认收货前请仔细核验产品质量,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3)该信息由排行8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排行8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排行8免责条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