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布棉花成分分析-添加剂检测

棉布棉花成分分析-添加剂检测
棉布棉花成分分析-添加剂检测
针对棉布(纯棉或混纺)中棉花成分的分析,需要结合定性鉴别和定量检测来确定添加剂的存在及其百分比。

一、定性鉴别(确认是否含棉)
显微镜观察法

纵向形态:棉纤维呈天然扭曲的扁平带状(转曲明显),表面有沟槽。

横截面形态:腰圆形或肾形,中腔明显(见下图)。

优势:可快速区分棉与其他纤维(如麻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粘胶纤维表面光滑无转曲)。

燃烧法(快速初步鉴别)

涤纶(熔融滴落,黑烟,硬球状残留)

羊毛(烧毛发味,黑色脆块)

靠近火焰:迅速卷缩燃烧。

接触火焰:持续燃烧,黄色火焰。

离开火焰:继续燃烧。

气味:烧纸味。

残留物:灰白色细软灰烬(无硬结)。

化学溶解法(辅助定性)

棉在 75%(常温)或 氢氧化钠(煮沸) 中溶解,而涤纶、丙纶等不溶。

红外光谱(FTIR)

3340 cm⁻¹(O-H伸缩振动)

2900 cm⁻¹(C-H伸缩振动)

1640 cm⁻¹(吸附水峰)

1020 cm⁻¹(C-O伸缩振动)

局限性:难以区分棉与其他纤维素纤维(如粘胶、麻)。

二、定量分析(测定棉花含量百分比)
实验流程(以棉/涤混纺为例):

取样与预处理:

油脂/蜡质:用石油醚(40~60℃)索氏提取1小时。

浆料/染料:用1%皂液煮沸30分钟,清水洗净。

取代表性样品(≥1g),剪碎至≤1mm片段。

关键步骤:去除非纤维物质!

烘干(105±3℃)→ 冷却 → 称重(初始干重 WW,至0.0001g)。

选择性溶解棉纤维:

将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溶剂。

机械振荡1小时(室温25℃),或静置1.5小时(每隔25分钟摇动一次)。

溶解对象:棉、粘胶等再生纤维素纤维。

保留对象:涤纶、丙纶、腈纶等。

溶剂:75%(20mL溶剂/1g样品)。

操作:

过滤与称重:

用已知重量的玻璃砂芯坩埚(G2)过滤残留纤维。

用稀(5%)冲洗残留物3次 → 再用蒸馏水洗至中性。

烘干(105±3℃)→ 冷却 → 称重(残留干重 RR)。

计算棉含量:

修正系数 dd:涤纶在处理中的质量损失修正值(通常为1.00,具体参考标准附录)。

顺序溶解:若含三种纤维(如棉/涤/氨纶),需先溶解氨纶(),再溶解棉。
三、快速检测
方法 适用场景 可靠性
近红外光谱 生产线快速筛查 需建模,误差±3~5%
手感目测 纯棉布(柔软、易皱) 易误判(仿棉涤纶)
毛细管效应 吸水速度测试(纯棉快吸) 无法定量
总结:棉布成分分析需通过 显微镜初筛 + 化学溶解定量 完成,75%法是棉涤混纺的金标准。为确保结果准确性,务必送可靠实验室检测,并关注预处理彻底性!

棉布棉花成分分析-添加剂检测

棉布棉花成分分析-添加剂检测

排行8提醒您:
1)为了您的资金安全,请选择见面交易,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2)确认收货前请仔细核验产品质量,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3)该信息由排行8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排行8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排行8免责条款。查看详情>
成都中科溯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发送即代表同意《隐私协议》允许更多优质供应商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