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剂成分分析及配方检测
成都中科溯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2025-07-03 10:28:51


一、促进剂核心分类与代表化合物
1. 噻唑类(通用型主促进剂)
2. 次磺酰胺类(迟效型主促进剂)
3. 秋兰姆类(超速促进剂)
4. 胍类(中速促进剂)
二、促进剂成分分析关键技术流程
▶主成分定性与定量
技术 适用类型 关键诊断指标
HPLC-UV/ELSD 所有促进剂 - 色谱柱: C18(4.6×150 mm)
- 流动相: 乙腈/水梯度
- 定量: CBS (tR=8.5 min, λ=254 nm)
GC-MS 小分子促进剂(TMTD, DPG) - 离子源: EI 70 eV
- 特征离子: TMTD m/z=240 [M]⁺,DPG m/z=211 [M]⁺
FTIR显微光谱 固体粉末/混合物 - MBTS: 1480 cm⁻¹ (C=N), 1320 cm⁻¹ (C-S)
- DPG: 1590 cm⁻¹ (C=N), 755 cm⁻¹ (邻位取代苯)
三、典型案例解析
NR配方中的促进剂复配体系
组分: CBS(1.0 phr) + MBT(0.3 phr) + DPG(0.2 phr)
分析方案:
流动相:乙腈/水(50:50 → 80:20)
定量:CBS (λ=290 nm, tR=8.2 min), MBT (λ=325 nm, tR=5.5 min)
HPLC-UV双波长检测:
GC-MS验证DPG: 衍生化(三氟)→ m/z=325 [M-CF3COO]⁺
四、送检建议
样品要求: ≥10g粉末或混炼胶(-18℃避光保存)
关键信息: 橡胶类型、硫化温度、失效现象
优先检测项:
质量控制: HPLC主成分定量 + 游离胺
出口合规: 亚硝胺筛查(GC-TEA)
五、前沿技术应用
UPLC-MS/MS: 5分钟内分离MBT/CBS/TBBS等同系物(检出限0.01 ppm)
拉曼成像: 可视化促进剂在混炼胶中的分散均匀性
量子化学计算: 预测促进剂-氧化锌络合反应能垒(指导活性剂优化)
注: 促进剂分析需 “分类预处理”:
秋兰姆类 → 溶解后GC-MS;
次磺酰胺类 → 甲醇提取后HPLC;
胍类 → 离子色谱分析。
委托实验室时需明确硫化体系背景(如/过氧化物),避免误判。


排行8提醒您:
1)为了您的资金安全,请选择见面交易,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2)确认收货前请仔细核验产品质量,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3)该信息由排行8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排行8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排行8免责条款。查看详情>
2)确认收货前请仔细核验产品质量,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3)该信息由排行8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排行8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排行8免责条款。查看详情>
任工
13540018360